2025-04-30

“医”路同行 援疆情深 ——记市中心医院援疆医生吴垒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30点击数:40

他跨越千山万水,在组织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踏上援疆的路程;他支援在一线,用专业的医疗技术和浓浓的医者大爱,守护患者健康;他把异乡当故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心医院九三学社社员的责任与担当,书写了援疆情深的动人篇章。他就是市中心医院援疆医生、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垒。

   

情系病患 践行医者使命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的消化内科病房里,每一天都洋溢着温暖与希望。

“疼痛症状减轻了没有?”“各项指标都明显好转,这种情况用药后恢复很快,祝你早日康复……”每天一早,吴垒都会和医护人员穿梭在各个病房,查看住院患者的病情。

面对每一个患者,吴垒亲切细致的询问病史,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相关的疾病描述,解答家属疑虑,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称赞。

“去年初,为响应医院选派医生援疆号召,我主动报名参加。以前就曾听很多援疆的同事说过,边疆医疗条件薄弱,人才匮乏。作为一名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我也想借这次机会,锻炼和充实自己,为边疆的医疗事业尽微薄之力。”

去年5月13日,吴垒随第十一批辽宁援疆人才团队来到九师医院,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支援工作。

干燥的气候、强烈的紫外线,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如同一只只“拦路虎”考验着吴垒。但吴垒没有退缩,积极克服困难,用最短的时间调整好状态并迅速投入到医疗服务工作。

刚到医院,吴垒就被任命为消化科主任。他到岗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好医疗服务和医学培训,结合自身经验,亲自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多轮培训。他通过开展临床规范化管理,提升医疗质量;通过组织科室人员开展核心制度及临床业务学习、加强“三基三严”培训考核,督促年轻医生学习诊疗规范及指南,提升业务水平。

“我希望我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过得有价值有意义。”吴垒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安排的满满当当,从教学查房答疑解惑、积极主持参与危重病人抢救,到开展科内讲座、讨论疑难病例,再到院内扩大会诊、开展消化疾病多学科MDT治疗,还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类教学、下乡义诊活动。

“只要有危重病人,随时给我打电话,我手机24小时开通,随叫随到!”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入疆不久的某个深夜,一位不慎吞食金属异物的当地居民,从基层医院急诊转入九师医院,病情十分危急。接到值班医师电话后,吴垒第一时间赶往病房,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为其仔细查体。由于患者刚刚吃完饭,胃内有大量食物,不仅增加了异物取出难度,而且随时可能发生消化道出血及穿孔风险。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吴垒决定立即为患者进行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经过3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异物成功取出。

这只是吴垒援疆工作的一个缩影,入疆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接待患者3000余人次,完成胃、肠镜检查及治疗800余例,十二指肠镜活检1例,开展消化科高难度微创手术(ERCP胆总管取石术)40余台,进一步提高了科室医疗服务能力和医院地区影响力,获得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不负重托 守护群众健康

 

从抚顺到新疆,吴垒直言跨过了“三关”,饮食关和环境关都能克服,最难过的是语言关,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面对当地少数民族患者,交流沟通是最大障碍。

“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门少数民族语言是非常困难的,毕竟有一些发音学起来比较困难,但只要看到患者、同事听到家乡话之后那亲切的笑脸,我就想学得更快更好。”

为突破这道关卡,吴垒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积极学习语言,还主动求教科室内的少数民族医护人员,详细了解当地民族生活习惯,积极掌握少数民族部分生活用语,确保问诊中准确理解患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通过一段时间的问诊和交流,吴垒发现很多患者来就诊时,疾病已进展至晚期,尤其是部分肿瘤患者,多数已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由于当地人居住相对分散,其中很多牧民生活在牧场及山上就医困难,而且健康体检意识薄弱,急需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吴垒看在眼里,也牢记在心里。

他参与组建了九师医院“红石榴”辽宁援疆志愿服务医疗队,多次进行巡回医疗爱心义诊活动,宣传健康知识的同时把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先后服务官兵、职工及少数民族群众200余人次,为提高患者救治质量、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及医疗戍边做出积极贡献。

“培养一支过硬的当地医疗队伍,加强学科建设,这既是组织交代的任务,也是我的个人心愿。”吴垒表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着变“输血”为“造血”的想法,他认真分析科室人才队伍现状,通过签约师带徒方式,将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方式带给年轻医生,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此外,吴垒举办和参与全院及团场医院医共体各类专题讲座、业务培训20余次,针对医生实际需求量身定制了培训内容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吴垒老师紧抓我们的基础知识学习,让我们学习疾病诊疗最新指南和治疗方案,养成良好的诊疗习惯,提高鉴别诊断能力。”谈及吴垒的帮助,九师医院消化科住院医师周品化说。

在未来的援疆工作中,吴垒计划走遍九师医院下辖的10个团场医院,努力为当地医生提供更加系统、全面的医学培训,争取把最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他们,尽自己全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吴垒在天山脚下挥洒汗水、甘于奉献,是众多援疆医务工作者的缩影。近年来,抚顺市中心医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辽宁省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口支援工作,把做好对口支援第九师白杨市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和政治责任,带着深厚感情,以人才和技术支援为抓手,科学有序地开展援疆工作,推动对口援疆工作见行见效、走深走实,不仅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援疆团队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以各种形式培养本地医疗人才、提升当地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培养壮大“带不走”的医疗队,赢得了当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称赞。(信息来源:抚顺市中心医院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