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9

孟长功:久久为功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7-25点击数:4545

教育是远离功利的,因此拥有一片洁净的天空,拥有一个和谐的群体,让人置身其中不忍离去。——孟长功

◆孟长功简介:

大连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大连市委会副主委,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大连理工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中心主任、通识与基础教育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旁征博引、诙谐幽默,谈笑风生、激情四射……与孟长功交谈是愉快的,他的述说总能给人以灵感和启迪。

孟长功的办公室原是大连理工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办公室,除了一张办公桌,空间主要被三排30组书柜占据,8000多册藏书,化学、历史、哲学、文学、科普等门类一应俱全。

“科学家要专,当老师的知识面不能窄。”孟长功说,等将来年纪大了,眼神不够用了,就把这些书捐给学校图书馆,留给后人看。

“从1994年到大连理工大学教书,我就再没离开过这个房间。”这话意味着,孟长功在本科一年级无机化学和普通化学等基础课程的“三尺讲台”上,已经坚守了整整25年。

功不负人

19647月,孟长功出生在吉林省扶余县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那是一个讲求“又红又专”的年代,父亲最初给他起的名字叫孟长工,意喻“做人民的长工”。上高中时,他自作主张,将“长工”改为“长功”。

“名字,往往对人会有一种心理暗示。”孟长功更喜欢“长功”二字,在他的意念里,做事须持之以恒,只要认为它有意义,就要认认真真地坚持做下去。

“化学的变化最明显,离人们的生活最贴近。”谈及当初为什么选择学化学,孟长功说,变化、改变,与原来不同,最能引发人的好奇心,化学的吸引力,就来自于“变”。

在齿轮的摩擦作用下,打火机为什么能发出火花?两种液体混在一起,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不小心把硫酸洒在身上,为什么会烧坏衣服?这一连串的问号,孩提时代的孟长功,朦朦胧胧中就想一一探个究竟。

孟长功就读的吉林省扶余县第三中学,是一所省重点学校。采访中,他几次提起自己的化学课老师吴振豪。孟长功告诉记者,吴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高材生,上世纪60年代毕业后被分配到县城教学,对教育教学全身心投入,讲的每一堂课都让学生觉得“很有意思”。

“我对化学的兴趣就是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底子’也是那个时候打下的。”他说。

“老师讲得好,学生就爱学;学生学得好,老师就高兴。”上高中时,孟长功的学习成绩很好,一直排在全年级的前几名。直到今天,他依然十分怀念改革开放初期,老师教学生的那份专注和用心。

1983年参加高考,孟长功考得544分,以1分之差落选北京大学,进入吉林大学化学系。

“没考上北大,挺受打击的,好在当年的大学不像现在档次拉得那么大,在哪儿都是一样学,用功学就行。”孟长功回忆说,那个年代的大学老师,外来牵扯少,一门心思教学生,培养的过程也很严谨,化学专业的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等六门主干课,自己在本科阶段就把基础打得很牢固。

学业方面,孟长功是成功的:1987年本科毕业留校继续深造,1990年获得吉林大学化学系硕士学位,1993年考取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博士学位。

“教书育人是天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一路走来,孟长功越发敬畏“老师”这个称谓,向往“人民教师”这个职业。

1994年,孟长功如愿来到基础课教学任务繁重的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开始了教书育人的“园丁”生涯。打那时起,就再没挪过窝,甚至连办公室都没换过。

其实,凭借在化学专业领域的造诣,孟长功可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上世纪90年代,从事科研工作令人向往,且对多数人来说可望而不可即。博士毕业时,导师看好孟长功的学识功底和发展前景,希望他能留在研究所工作。

“我从大学读到博士整整10年,一直与化学和材料打交道,深知我国在这方面人才短缺,到大学教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孟长功婉言谢绝了导师的挽留。

1997年,年仅33岁的孟长功就担任了大连理工大学化学系主任,开始主持国家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基地建设工作,带领化学系教师针对面向工科的化学课程,从课程体系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全方位进行教学改革,系统构建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工科化学系列课程,其研究成果2001年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家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基地也于2004年被教育部授予“优秀基地”称号。

在化学系主任岗位上,孟长功一干就是15年,后又分别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院院长、通识与基础教育中心主任,2018年换届重新做教授。

“回归本原,专心教学生,挺好。”说这话时,孟长功一脸轻松。

孟长功始终把淡泊名利视为教育工作者的至高境界,抵制住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以毕生精力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

一次,孟长功作为教育部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到外地一所大学帮助把关化学实验教学。有个老师见到他,诧异地问:“孟教授,我上学的时候就看您写的书,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在这个行当干?”

这样的发问,孟长功碰到许多回,每次他都笑吟吟地颔首作答。只有他心里最清楚,自己在干着什么,又为了什么。

孟长功在化学教学领域倾注了多少心血,外界或许有所不知,这里不妨列举一二:先后主编了《无机化学》《大学普通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概论》等多本教材;所负责的无机化学及实验课程、普通化学及实验课程双双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致力于教学模式和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研制出的无机化学课堂教学软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被国内30多所院校应用于课堂教学。

孟长功一心一意践行着“大学教授要站稳课堂”的理念,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耕耘书写下一个大写的“师”字,深受社会各界认可,党和人民给予他的荣誉也有很多:先后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大连市优秀教师、大连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全国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2013年入选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20154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孟长功成为904个全国先进工作者中的一员。

“这是我的莫大荣幸,也是我人生又一个崭新的起点。”回想当时近距离面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场景,孟长功仍然难抑激动之情。

育人为本

谈及老师的职责,往往都会想到“教书育人”4个字。那么,教书和育人,哪个更重要?

“走,咱们先到实验室转转。”孟长功几天前刚从武汉、西安等地公出归来,又要忙于讲课和参加博士生论文答辩,时间实在紧点儿,采访只好安排在双休日进行。

星期天,是学生难得的休息日。而当天下午在大连理工大学化学楼有机、无机化学实验室里,仍能看到不少学生的身影,最多的一间实验室里有十几个学生,身着白大褂,在埋头做实验。

身临其境,眼见为实。记者陡然明白,为什么孟长功针对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加强创新思维培训的一项“实验教学与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研究成果,会被多所高校学习借鉴。

“我们就是要培养学生这样的一种精神、一种执着。”孟长功说,教书和育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育人为本,尤为重要。

孟长功谈到,4年大学生涯里,一年级最基础,也最重要,既要克服中学阶段养成的“应试”思维,还要重塑人生价值观。老师一定要多上心,多花精力,把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盲目和飘摇、成长方向上的迷茫和浮躁,在一年级就调整好、克服掉。“四年一晃就过去了,一旦学不好,对国家、对家庭、对个人都是一种浪费。”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每年招收数百名学生,分为四五个教学班,孟长功只教一年级,数年如一日,面对的都是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一张张充满喜悦、新奇、渴望抑或夹杂着些许困惑的稚嫩面孔。

“把本科一年级的基础打牢了,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孟长功最想看到的是,学生愿学、会学、好学,进来时是一个样儿,出去时是另一个样儿。

每年9月,新生到校,是孟长功最忙的季节。他要在开学的前两个月内,与他所教的每个学生都好好谈一谈,帮助他们把心境、目标、方向调整到最佳状态。对个别一时尚难“开窍”的学生,孟长功花的工夫更多,甚至利用休息日请其到家里做客,循循善诱,心心相通,唤醒学生心灵的源泉和动力。

“他是老师,更像家长。”孟长功教出的学生孙江波已是博士生,他说,孟教授诲人不倦,对待自己的学生,是一种发自心底的爱,不藏半点虚假。

孟长功的感受是:老师最大的乐趣与收获,不但来自于自己发现、创造和实践的过程,更在于学生豁然开朗的一瞬间。

孟长功视教学质量如生命。按说,他讲了25年课,可以张口即来,完全不用再备课。“时代在变、学生在变、要求也在变,不能故步自封,那会误人子弟。”他说,对教学改革要一直琢磨,一直琢磨,稍有放松,就跟不上形势,学生就不喜欢听你的课。“做老师,一定要负起责任,不然就对不住自己的良心。”

早在1994年,孟长功就将“双语教学”引入无机化学课程,为学生挑选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在教学中结合科技、社会的发展,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国外化学科学的发展前沿。

“是孟老师把我们引上化学研究之路的。”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的刘志强和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的李贵阳等一批学生,成为了“双语教学”的受益者。

孟长功教学有如化学实验——善变。比如,在无机化学课程的化学原理部分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更新。在教学方法上,不再是老师讲授“一言堂”,而采取以启发、讨论、研究为主的师生互动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其成为自主驾驭学习过程的主人。

“化学领域再尖端的东西,原理还是基础课中讲的那些。”孟长功说,化学基础课都是多年不变的基本道理,拿基本道理去解释学生认为很高深的问题,学生就会感到,原来基础课这么重要,自己现在学的,以后能够解决大问题。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传统的教学手段受到了很大挑战。”就此,孟长功着手无机化学课堂教学软件研制,很快,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走进了课堂,一改往日化学基础课教学抽象、枯燥的形式。同时,开发出实验教学系统App,学生即使不进实验室,也能用手机直接观看实验,预约实验、预习实验、提交实验报告等,均可一键完成。

“教育除了传授知识,还要设法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多年来,孟长功脑海里“育人”的那根弦儿,始终绷得很紧。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付出得多,回报也多。

去年初夏的一天,孟长功正在备课。

“孟老师好!您教过我。”循声望去,他看到了一张甜甜的笑脸。

来者叫刘晓艳,1999级学生,从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考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读研,研究生毕业后留在所里任教,现已成为研究员。这次,她是趁应邀回母校给学生讲课的机会,专门来看望孟长功的。

“我读大一那年,第一次上实验课时,您训过我。”孟长功教的学生很多,时间又过去20多年,具体细节已说不清了,只是隐约记得,那次他带新生做化学实验,交实验报告时,发现刘晓艳很随意地从本子上扯下几页纸,撕得满是毛边就塞给了老师。

“这位同学,你留一下。”在刘晓艳要离开实验室时,孟长功叫住了她。

“您的一次训诫,影响了我的一生。”刘晓艳表示,那天孟老师所说的“无论学习还是做人,都要时刻保持严谨的态度”,令她后来时时处处谨记在心。读研究生时,她的笔记写得最规范,经常被班级用来展览。

“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可能他自己不觉得什么,但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刘晓艳说,孟老师总会在“不经意”间帮助学生悟出真道理、提升精气神儿。

利在千秋

“看,这是方才我收到的一个学生的微信。”孟长功翻弄着手机给记者看。

“这个是2012级学生,从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后被华为录用做芯片,今天刚去报到,就发照片向我报喜。”

“这是我教的第一个学生,已经担任福清核电站总经理,才40多岁。”

“还有这个学生,目前在一所大学做基础化学实验室主任。”

孟长功如数家珍。他的手机里,这样的“喜报”,有很多。

“学生就像是老师的作品,多教出一个好学生、多为国家培养一个人才,比多发表一篇文章、多做一个项目,意义更大。”他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自己教出的学生学业有成。

孟长功今年55岁。他说,眼下要集中精力,利用退休前的有限时间,把《无机化学》等几本教材打造成真正的精品教材,一代一代传下去。

《无机化学》是1978年国内出版的第一本面向工科的教材,历经40年,每五六年形成一个新的版本,目前第六版已经出版发行。

主编第五版的辛剑教授,出生于1942年,今年77岁。因其年事已高,到第六版时,传到孟长功的手里。

“前辈们花费心血编写的教材,到我这里不能断了线,一定得继续往下传承。”孟长功始终认为,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科书,帮他们搭起成长的阶梯,同样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总不能一本教材用到底,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应时而变。”未来5年,孟长功将领衔编写第七版,再交由后人接着修订、完善、续写,把这件造福后人的事无穷尽地干下去。

“没有老带新,一辈一辈往下传,就做不好这个事。”孟长功惦记的是,必须培养好接班人,如果后继无人,就会功亏一篑,只能从头再来。

不过,有一点让孟长功颇感欣慰: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19人中,教无机化学的就有七八位老师,队伍布局好;他的年龄最大,其他人都是三四十岁,年龄结构也合理。

说话间,孟长功起身把一至六版厚厚一摞《无机化学》搬到记者面前。变化真是不小,连开本大小、书的厚度都有很大不同。这套教材,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化学专业在我国发展进步的轨迹。

翻开一本刚刚出版的《无机化学》第六版,记者看到,每隔几页纸,就会出现一个二维码。

“这二维码做什么用?”“来,你用手机扫一扫,感受一下。”随着“滴”的一声,一个完整的实验现场即刻呈现在手机屏幕上,有画面、有讲解,包括各种仪器的操作步骤,均一目了然。

“每一个二维码,都是一个素材。”孟长功介绍说,用好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套教材修订到第六版时,首次以植入二维码的方式,使其成为一本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形态教材。

如今不当系主任和院长了,孟长功并没有闲下来。身为教育部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主抓化学实验教学,还要以教育部基础课程教材审查专家的身份,负责审定中学化学教材,平时除了教学就是公出,每年光北京就要跑七八趟。

“每天有事干,就挺有意思。”许是兴趣使然,只要干与化学沾边的事,再忙他也不觉得累。

站在化工学科与科技长远发展的角度,孟长功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化学很重要,更多地去了解化学、重视化学、发展化学。

他说,在众多科学领域中,我国的化学研究水平离国际水平是最接近的。“要保持先进水平,必须得有人搞实验、做研究。”孟长功强调,化学和化学工业密切相关,化学是基础,化工是下游产品,没有化学,就不可能有化工。

“我国化学工业还相对比较落后,许多尖端、精细的东西需要依赖进口。”孟长功谈到,我国化学在研究层面没有问题,产品之所以跟不上,除了产业投入不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匮乏。比如,化工行业最讲究资历与积累,但目前招人很难,产业工人少有科班出身。更值得引起足够重视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逐渐远离化工行业。

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化工,社会发展乃至国防尖端也离不开化工。“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化工行业发展上不去哪行?”孟长功的观点是,在化学、化工专业领域,无论产业发展、还是人才培养,都应放在重要的基础地位,发展好自己完备的化学工业体系,万万不能把这个链条弄断了。

作为多年的民主党派成员、连任两届的大连市政协委员,孟长功认真履行教书育人、参政议政双重职责,注重以专家的身份建言献策,其中尤为关注推动化工行业健康发展。

石化产业已经伴随大连这座城市走过了90年,一直是该市传统的支柱产业,产业规模较大,主要集中在石油加工和化学原料领域,其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4,为大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如何抓住机遇,科学发展石化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时下大连面临的一大挑战。”出于对大连石化产业未来长远发展的关心,孟长功多次借公出的机会,考察各地化工项目,写出数千字的调研报告,指出当前大连石化产业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化工产业链条短、上下游产业不匹配、高附加值产品少等主要问题,同时围绕推进石化工业更好地与社会、环境、气候等因素协调发展,在做大做强的同时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为大连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提出多条相关建议。

此外,孟长功还曾作为教育部聘请的专家,赴成都、重庆等地检查化工安全情况;每年都要安排专门时间,到企业和学校作化学品安全培训讲座……

如同对化学的热爱和执着,我国化工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样是孟长功长期关注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