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3

孜孜不倦 书写艳丽的人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10点击数:68467

 

 

——记九三学社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张艳教授

 

张艳,女,1963年生人,九三学社社员,沈阳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发展,教育经济。担任《高等农业教育》常务副主编;兼任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高教学会高教期刊研究会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分会理事、《高等农业教育》杂志编委会委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博士点评估通讯评审专家、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精品教材评审专家、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学科评审组成员、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评审专家、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

她于19986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辽宁省委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沈阳市委员会委员、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沈阳农业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曾任沈阳市政协港澳台侨联络与外事委员会顾问、九三学社沈阳市委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一、爱岗敬业,成绩斐然

张艳老师政治素质高,社会责任心强,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工作勤奋,积极进取,为人诚恳、热情。她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注重加强政治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本职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其在教育经济和农村发展研究领域已有良好的声誉。

近年来,她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资助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20余项。

2005年,她主持完成的 “农业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及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荣获辽宁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以束怀瑞院士为组长的专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课题理论研究内容充实,课题成果应用到学校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研究观点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培养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她参与完成的“农林科本科人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荣获辽宁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辽宁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升研究”,2010年,荣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农科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研究”,2010年,荣获辽宁省“十一五”末期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2010年,荣获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辽宁高等农业教育为培养新型农民服务的实现途径研究”,2008年,荣获辽宁省教育厅科研成果;“教育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分析与借鉴——教育为辽宁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2008年,荣获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获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中期优秀成果三等奖;“辽宁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现状与提升对策”,2008年,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高等农业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思考”,2008年,荣获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分析”,2007年,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农科大学生培养体系研究”,2006年,荣获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2006年,荣获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素质教育与教学过程的融合”,2006年,荣获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等。

主编、副主编学术著作7部,执笔或参编10余部。她编著的《农业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著作,于2006年,荣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首届政府奖)。中国高教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先生为《农业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专著作序,并对该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课题紧紧围绕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一核心,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农业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相关因素。在教育管理创新、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高等农业院校特色的研究观点。课题成果对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对农业创新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近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完成研究报告20余份。如 “辽宁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与困惑”、“辽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沈阳地区农民科技素质对农业新技术推广的影响分析”、“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沈阳地区农业新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升问题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素质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辽宁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现状与提升对策””等在《农业经济》等刊物上发表。

目前,她还主持承担大量的研究课题。如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问题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农民工就业培训问题研究”;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项目:“农科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资助项目:“新农村建设中青年农民素质提升模式研究”;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科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研究——基于教学研究型农业大学的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09年度重点规划课题:“行业院校划转地方后的发展思路与办学实践——基于辽宁的案例研究”的子项目。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立项课题:“辽宁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培养研究”等。

据初步统计,她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项,辽宁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2项,辽宁省教育厅科研成果3项等。

二、参政议政,履职尽责

她加入九三学社以来,热心九三学社事务工作,在完成繁忙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发挥自已在专业上的优势,开展参政议政工作。自从被选为九三学社沈阳市委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主任、沈阳农业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以来,积极组织相关社员,围绕九三学社辽宁省委和沈阳市委的中心工作,更加努力地开展参政议政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级社组织的社务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社省委、社市委领导和有关人员的一致好评,并获得多次表彰。

她根据调研课题的内容,每年组织一些社员,深入到农委、农村等单位和地区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撰写调研报告,充分利用九三学社参政议政的平台,为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多年来,共向九三学社辽宁省委、沈阳市委提交“关于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对策建议”、“沈阳地区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问题及对策等”等调研报告和建议约20余篇。撰写提交的“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升”研究报告,于2006年被社省委采用,编入省政协第九届十六次常委会议汇编,人民网转载;撰写提交的“关于辽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的调研报告”、“关于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于2007年被社省委采用,编入省政协第九届二十次常委会议汇编;2007年承担九三学社沈阳市委调研课题:“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完成并提交调研报告4份,受到社市委的好评;2008年撰写提交的“关于辽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调研报告”,曾得到原辽宁省鲁昕副省长的批示;2011年撰写提交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现状与对策”论文,被九三学社中央会议采用,并作大会发言。她撰写的调研报告和建议,为提升辽宁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推进辽宁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由于她在工作岗位上成绩蜚然,荣获辽宁人才研究30年突出贡献奖、辽宁省优秀教育科研工作者、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者、辽宁省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第四届、五届沈阳市优秀专家、沈阳农业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为表彰她在参政议政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先后被九三学社中央评为2010-2011年度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九三学社辽宁省委员会评为2007-2011年度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九三学社辽宁省“十大杰出中青年科技人才”(2008年)、辽宁省优秀社员,九三学社沈阳市委评为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社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张艳老师,她以高昂的激情,顽强的毅力,孜孜不倦的追求,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艳丽的人生。她以实际行动,学习杨佳爱国奉献精神,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同心”思想。祝愿张艳老师,在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和教学科研工作中,再创佳绩,勇攀高峰。

   

        (社沈阳市委宣传部 邢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