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

专心致志 教书育人

来源:  发布时间:点击数:5580

——记201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孟长功

 

428,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九三学社大连市委员会副主委,大连理工大学通识与基础教育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孟长功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孟长功,男,1964年生,九三学社社员,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化学实验中心主任。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学科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大学化学》期刊副主编。孟长功教授为人谦和、淡泊名利,在教书育人、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凡业绩。

孟长功教授自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到大连理工大学任教至今,一直坚持工作在本科教学第一线,每年为一年级本科生主讲无机化学和普通化学两门基础课程,从未间断,每学年完成的课堂教学工作量超过100学时。在完成理论课教学的同时,还亲自指导一年级本科生的无机化学实验。在教学工作中,他高质量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批改任课班级学生的全部作业和实验报告。他多年来努力钻研教育教学规律,全心全意教书育人。教学中注重把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带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把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注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引入研讨式、启发式等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注重发挥基础课教学的育人功能,牢记教师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他的教学质量得到学生和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多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曾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大连市优秀教师、大连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全国师德标兵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2013年入选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孟长功教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同时,高度重视教学基本建设。1997年,他开始主持国家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基地建设工作,带领化学系教师针对面向工科的化学课程,从课程体系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开展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系统地构建了新的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所完成的教学研究成果“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实施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于2001年获得了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基地在2004年教育部组织的基地验收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优秀基地称号。他高度重视教学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努力发扬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优良的教学传统,通过承担各类教学改革项目、编写教材、听课助课等多种方式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形成一支教学与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学梯队。通过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促进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以队伍建设带动课程建设,所主持的“化学系列课程学团队”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他主持或参加完成了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改革项目、新世纪国家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和教育部“十一五”“十二五”本科质量工程等多项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先后主编教材4部,其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和《无机化学》(第五版)均为国家级规划教材。他所主持的“无机化学及实验”和“普通化学及实验”两门课程均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改变世界的化学”被评选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和“普通化学及实验”两门课程均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009年完成的教学成果“全方位打造国家级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培养高素质化工人才”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他带领的无机化学教学团队所完成的“无机化学学科框架下的立体化教材建设”教学成果又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化工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作为大连理工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中心主任,他自2005年初担任中心主任以来,十余年一直坚持高水平实施中心建设,狠抓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中心建设,中心建设成果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基础化学实验中心200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化学化工学科组的副组长单位,多次就实验中心队伍建设、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等与实验教学和实验中心建设相关的、备受国内化学实验教学同行高度关注的问题与国内同行交流。他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所起到的推动作用,组织高水平教师开展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以实验教学手段的更新推动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大连理工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已成为国内虚拟仿真化学实验教学最有影响力的实验中心,于2013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中心建设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2005年完成的教学成果“化学实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完成的教学改革成果“以网络虚拟实验室为核心的全方位、多层次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近二十年来他一直在无机薄膜材料和微孔材料的合成与设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尤其在层状硅酸盐矿物固相转晶成孔机理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先后参加、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沸石对二氧化硅纤维的生长的择形效应”“纳米金属粒子表面分子吸附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金属陶瓷界面结构及性能研究”“层状硅酸盐固相转晶成孔机理研究”和“高效石墨烯负载过渡金属催化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等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 “硅藻土固相转晶及表面疏水化研究”等省市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企业资助项目。参加编写《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国防工业出版社)专著一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32篇。他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1997年至今,他共指导硕士研究生35名,博士研究生25名。2005年,他所负责的化学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大连理工大学又获批建立化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科被批准为辽宁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这些学科建设成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承担社会服务工作。作为九三学社大连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大连理工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担任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政协大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他积极参与党派建设和参政议政工作,每年都针对党派建设和区域发展提出多项意见建议。2006年被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授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2010年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评为优秀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