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

东北黑土地保护亟待精准扶贫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20点击数:3545

总面积103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平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供给基地。目前,“攥一把能出油,插根筷子能发芽”的黑土地正面临着“量减质退”的严峻形势。截止2012年底,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7.59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6.79%。水土流失、土层沙化、水田盐渍化正侵蚀着肥沃、富有的黑土地,导致耕地质量严重下降、贫瘠化程度加重。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土地流失严重,黑土层以每年近一厘米的速度消失。二是水利设施落后,沿海区域海侵现象严重,灌溉水无法保证,致使优质水田盐渍化,导致耕地弃耕。三是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耕地一直在失血、贫血,土壤有机质快速下降。四是综合协调机构不健全,黑土地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缺失。五是黑土地保护的投入资金总量少且分散,保护和建设效果不明显。

面对黑土地退化的严峻形势,近年来,东北各省区相继开展黑土地保护试点。20152016连续两年中央财政专项安排5亿元资金支持东北地区产粮大县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对东北黑土地扶贫攻关,关系到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生态建设,更关系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黑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和农民增收。对东北黑土地多层面实行精准扶贫已是刻不缓慢的大事,为此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政策扶贫。1. 将黑土地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作为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使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制定国家级的黑土地综合治理规划,明确设立组织实施机构,统领黑土地综合治理,规划治理区域、内容和实施步骤。2.尽早颁布、出台加强黑土地资源保护法和黑土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各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配套实施专门规章。3.从政策法规层面,加快建立黑土耕作层土壤剥离制度,并在用地审批、工程预算和工程验收等环节中加入相关规定。4.由于黑土地资源的特殊性、稀缺性以及不可再生性,国家宏观统筹加大对东北黑土地农产品的补贴力度,制订并完善农机补贴等相关政策。5.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政策,优先安排东北黑土地农田的基础设施和防护林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并加大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资金投入。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大科技扶贫。1.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因地制宜推行免耕播种、深松整地等技术措施,鼓励引导农民全面推行保护性耕作制度。2. 在减少化肥、杀草剂等农药使用量的基础上,利用现有农业科技,如秸秆还田、补充有机质、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现农业增产,保护土地生态。3.充分利用减缓黑土层变薄技术,增加黑土层厚度。4. 利用遥感卫星对东北黑土地进行普查监测,建立档案,实行身份证式管理。

三、拓宽资金引入渠道,实施金融扶贫。1.充分利用农村土地经营权和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政策,加快与相关金融机构合作,加大金融业对农业投资支持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激活农业发展活力。2、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加大水利设施建设,确保黑土地水土不流失,面积不缩小。3.探索建立科学的黑土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和黑土耕地保护基金。

四、创新耕地保护措施,实现机制扶贫。1.创新黑土地资源保护长效机制,把保护黑土耕地纳入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之中,探索土地“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2.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促进黑土耕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广“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模式。3. 借鉴学习国外农业发达国家耕地保护手段和方式。